跳至主要內容

記性變差是正常老化?注意這8個生活異常可能是失智前兆

🧠 記性差=老了?別急著下結論!這些日常變化更危險

最近常常忘記鑰匙放哪?煮菜老是燒焦?先別急著怪自己年紀大!日本抗老醫學權威井藤英喜教授與台大醫院邱銘章醫師共同提醒,「有些健忘其實是大腦在求救」


🔍 正常老化VS失智健忘差在哪?

正常老化特徵(50歲後常見):

  • 偶爾忘記約會時間,但經提醒能回想
  • 想不起明星名字,但記得看過這部電影
  • 動作變慢但日常流程都記得
  • 偶爾叫錯晚輩名字,但馬上能糾正

失智症警訊(出現3項要注意):

  1. 時間感錯亂
    會把「昨天早餐」記成「上周吃的」,甚至搞錯季節月份

  2. 逃避社交活動
    突然拒絕參加家族聚會,連最愛的晨運都懶得出門

  3. 料理能力退化
    煮了30年的滷肉竟然忘記放醬油,家常菜要花2倍時間

  4. 重複性遺失物品
    眼鏡放在冰箱、錢包塞進微波爐,而且每周發生3次以上


🚨 家人最容易忽略的8大危險徵兆

情境實例解析:

  1. 「阿嬤最近煮飯好危險」
    瓦斯爐上燒水忘記關,整鍋燒乾還冒出白煙,被發現時卻說「我才剛開火啊」

  2. 「老爸突然變路痴」
    每天走的公園小路竟然迷路,還堅持是「馬路重新鋪過」

  3. 「媽媽不敢自己去超市」
    結帳時算不出找零,被店員多看兩眼就緊張到發抖


🛡️ 專家傳授3招自保記憶力

日常訓練技巧:

  • 「五感記憶法」
    買菜時摸蔬菜紋路、聞水果香氣,多重感官刺激腦細胞

  • 「時光膠囊遊戲」
    每天睡前寫3件當天小事,周末抽考上週內容

  • 「反向數鈔票」
    領錢後把鈔票依序倒著排列,訓練短期記憶與專注力


💡 預防失智黃金守則(台大醫院建議)

  1. 每周至少3次「會喘的運動」
    快走時要能講話但不能唱歌的強度

  2. 每天吃「彩虹顏色蔬果」
    特別要補充紫色茄子、紅色番茄、綠色花椰菜

  3. 建立「社交儀式感」
    固定參加社區活動,保持與人真實互動


⚠️ 醫師特別提醒:如果長輩出現「突然不會用遙控器」、「忘記怎麼洗澡」等生活技能退化,比起單純健忘,更可能是失智症前兆,建議盡快安排「腦部磁振造影」檢查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