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破除五大常見健康迷思!醫師教你正確觀念不再被騙

破除五大常見健康迷思!醫師教你正確觀念不再被騙

最近Line群組瘋傳各種養生偏方,但你知道有些觀念其實會害慘身體嗎?今天就讓專業醫師來踢爆這些「聽起來很有道理」卻可能傷身的錯誤觀念!


🩹迷思一:扭傷先冰敷三天?最新研究打臉傳統做法

冰敷熱敷怎麼選?關鍵在「受傷時間軸」

大家常問:「腳踝翻船到底要先冰還先熱?」其實2019年英國運動醫學雜誌早就給答案啦!重點整理給你看:

  • 冰敷作用 ❄️

    • 立即止痛效果佳
    • 讓血管收縮減少腫脹
    • 但會延緩修復速度
  • 熱敷作用 🔥

    • 促進血液循環
    • 加速組織修復
    • 但急性期用會更腫痛!

最新急救口訣:PEACE & LOVE

國際最新處理原則早就不是傳統RICE囉!受傷前3天要這樣做:

  1. 保護患部(Protect)
  2. 抬高傷處(Elevate)
  3. 避免消炎藥(Avoid anti-inflammatories)
  4. 加壓包紮(Compress)
  5. 適度活動(Educate)

等急性期過後(約3天後)再開始熱敷,搭配輕度伸展才是正解!


💪迷思二:女生重訓會變金剛芭比?醫師笑:你想太多!

肌肉vs脂肪傻傻分不清?

很多女生摸著小腿說「我肌肉很發達不能運動」,其實九成都是脂肪堆積!來看驚人數據:

年齡層 女性體脂超標比例
19-44歲 38.6%
45-64歲 67.8%
65↑ 84.9%

(資料來源:國民健康署109年統計)

40歲後不練肌的下場

年過40肌肉每年流失8%,等到變成「泡芙阿嬤」就來不及了!真正該擔心的是:

  • 爬樓梯膝蓋痛
  • 買菜提不動
  • 容易跌倒骨折

醫師建議每週至少做2次阻力訓練,從彈力帶、水瓶開始練起,根本不用怕變壯!


🚨迷思三:五十肩忍痛就會好?11年追蹤結果嚇壞人

真實案例分享

門診常遇到阿嬤說:「少年欸,我這肩膀痛十年了,都嘛自己揉藥布…」檢查發現:

  • 手舉不過耳朵
  • 洗澡抓不到背
  • 連梳頭都困難

驚人研究數據

2017年國際期刊《Physiotherapy》發現:

  • 50%患者7年後仍疼痛
  • 部分案例11年未痊癒
  • 未治療者角度恢復率不到30%

治療黃金期

把握發病前6個月接受:

  1. 關節囊擴張術
  2. 客製化復健計畫
  3. 超音波導引注射

別再相信偏方拉單槓,當心越拉越嚴重!


😴迷思四:熬夜靠補眠就好?睡眠債比你想的更可怕

驚人實驗結果

科學家找來每天少睡40分鐘的受試者強制補眠,結果:

  • 第1週:狂睡13小時
  • 第2週:仍需睡10小時
  • 第3週:才恢復正常8小時

睡眠不足等於酒駕?

  • 17小時沒睡=酒測值0.05%
  • 24小時沒睡=酒測值0.1%
  • 長期欠睡債會:
    • 記憶力衰退30%
    • 肥胖機率增加50%
    • 罹癌風險提升20%

醫師建議每天固定時間上床,假日補眠不超過2小時最理想!


⚠️迷思五:酸性體質招百病?世紀騙局判賠32億!

騙局大揭密

創始人Robert Young的荒唐事蹟:

  • 2014年無照行醫被捕
  • 2017年判刑3年8個月
  • 2018年賠償癌症患者32億台幣

人體酸鹼真相

不同部位pH值本來就不同: 部位 正常pH值範圍
胃液 0.8-3.5
血液 7.35-7.45
小腸 4.0-7.0

身體會自動調節酸鹼平衡,與其喝鹼性水,不如多吃蔬菜水果更實際!


👨⚕️醫師真心話

這些常見迷思就像健康地雷,一不小心就踩到!台灣醫療這麼方便:

  • 各大醫院都有衛教網站
  • 善用1922防疫專線諮詢
  • 加入認證醫師粉絲團

下次看到誇大療效的偏方,先問問專業醫師最保險!健康不能重來,別拿身體開玩笑啊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