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90%濕氣都是你吃出來的!三餐這樣吃養好脾臟不積水

九成濕氣從嘴巴進來!中醫親授「三餐強脾法」吃出乾爽體質

健康呷百二特別企劃|最近總是覺得身體沉重、臉油頭髮黏?中醫師臨床發現,超過90%的濕氣問題根本是自己「吃」出來的!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陳曉萱受訪時強調:「健康的身體就像高效除濕機,脾臟就是那台主機,吃錯東西就像把主機泡在水裡工作啊!」

為什麼台灣人特別容易「脾當機」?

《黃帝內經》說「脾主運化」,簡單說就是食物轉換器+體內除濕機雙重功能。但現代人的三餐習慣正在狠狠虐待這個重要器官:

🚨傷脾地雷餐範例:

  • 早餐:冰奶茶+炸油條(雙重冰火暴擊)
  • 午餐:麻辣鍋配白飯(辣油淹沒消化系統)
  • 晚餐:鹽酥雞+珍珠奶茶(高糖炸物雙殺)

台中榮總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孔繁祥比喻:「脾臟就像24小時運轉的食品加工廠,當你拼命塞進油炸、重鹹、冰飲這些『劣質原料』,最後當然只能產出半成品痰濕堆在體內!」

三餐救命守則!把脾臟從ICU搶回來

🛡️守則一:七分飽不是餓肚子!黃金飽足公式

「大飽傷脾」關鍵在進食節奏!試試這樣吃:

  • 早餐(7-9點脾經時段):喝溫粥配蒸地瓜+1顆水煮蛋
  • 午餐(11-13點心經時段):先喝湯→吃菜→最後吃肉飯
  • 晚餐(日落前吃完):用拳頭量法→1拳主食+1拳蛋白+2拳蔬菜

📌台北中醫師公會理事張維鈞提醒:「七分飽是胃不脹、打嗝沒食物味的狀態,睡前如果餓了,可以喝半杯40℃溫蜂蜜水安撫脾胃。」

🛡️守則二:吃肉不養生?關鍵在「搭配術」

不是不能吃肉,是要會搭配!台灣人最常犯的3大肉類錯誤吃法

  1. 炸雞排配珍奶:油炸+高糖=痰濕製造機
  2. 夜市牛排狂加醬:重口味醬料壓垮消化力
  3. 燒烤配啤酒:高溫焦化物+酒精雙重傷脾

📌正確吃肉法:

  • 清蒸魚肉+薑絲
  • 雞湯去浮油加四神湯料
  • 牛肉燉白蘿蔔(蘿蔔解肉毒)

🛡️守則三:當季食材是天然除濕機!台灣四季健脾菜單

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武國忠在《濕氣調理聖經》強調:「吃錯季節的食材就像叫脾臟穿錯衣服!」台灣當季食材這樣搭:

季節 超級健脾食材 隱藏版吃法
山藥 打成果汁加溫蜂蜜
苦瓜 釀紫米蒸煮
蓮藕 燉排骨加枸杞
黑豆 炒香泡熱水喝

濕氣退散實測!上班族2週健脾計畫

Day1-3:早餐改喝四神豆漿(茯苓+芡實+山藥+蓮子) Day4-7:午餐前喝五行蔬菜湯(紅蘿蔔+白蘿蔔+牛蒡+香菇+玉米) Day8-14:晚餐主食換成小米粥,搭配清蒸當季魚肉

新竹中醫師聯合診所臨床發現,執行這個計畫的上班族排便黏膩度減少73%、晨起浮腫改善68%!關鍵在於用溫和食補代替激烈祛濕,讓脾臟慢慢恢復運作機能。

脾胃急救箱!外食族必備3法寶

  1. 隨身保溫瓶:裝陳皮薑茶(老薑3片+陳皮1錢)
  2. 辦公室常備:無糖八仙果(含陳皮、甘草成分)
  3. 聚餐救星:在餐點旁放熱開水碗,吃重口味前先過水

高雄長庚中醫部主任林俊龍提醒:「脾臟最怕溫差攻擊!從冷氣房出來別立刻喝冰飲,要先含一口常溫水讓脾胃適應。」

濕氣自我檢測表(台灣潮濕版)

☑️舌頭有齒痕+舌苔厚
☑️頭髮洗完半天就塌
☑️腋下出汗有酸味
☑️鞋子穿整天有濕印
☑️下午小腿按下去有凹痕

如果中2項以上,代表你的脾臟正在發出SOS濕氣警報!快跟著中醫食療守則調整三餐,把身體從濕答答的梅雨季救回來吧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