💡 第一步:從「心動目標」開始規劃
職業媽媽們最常說:「等小孩上學就有時間運動了!」結果等到孩子都大學了還是沒開始。蕭美君醫師建議,與其設定「減10公斤」這種抽象目標,不如選件小一號的碎花洋裝掛在衣櫃,每次換衣服都能看見,這種「具體可見的誘因」更能激發動力。
規劃小技巧:
- 📅 把運動時段寫進家庭行事曆,當成重要會議
- 👗 挑選需要「縮小腹」才能穿的時尚單品
- 🎯 每週設定小目標(例:週三下班去超商改走路)
🏃♀️ 第二步:揪團運動治懶病
新手媽媽最怕獨自面對跑步機!加入社區媽媽有氧班有個好處:當妳想偷懶時,LINE群組會跳出「美玲老師說今天要教新舞步喔~」的溫馨提醒。蕭醫師觀察,團體課程成功率比單獨運動高3倍,還能順便交換媽媽經。
推薦團體活動:
類型 | 適合對象 | 時間彈性 |
---|---|---|
親子瑜伽 | 帶嬰兒媽媽 | 配合寶寶作息 |
晚間Zumba | 上班族媽媽 | 19:30-20:30 |
晨間健走團 | 早起型媽媽 | 06:00-07:00 |
📱 第三步:用APP記錄身心變化
別只記錄體重數字!蕭醫師強調要寫下「運動後心情筆記」:
- 🌞 早晨運動:整天精神好,對老公碎念忍耐度+50%
- 🌙 晚上運動:睡眠品質提升,夜奶次數減少
- 💦 流汗程度:從微微出汗到衣服全濕的進步過程
🎁 第四步:設定甜蜜獎勵
兩個月持續運動後,該怎麼犒賞自己?與其買甜食破功,不如:
- 預約專業運動內衣量身服務
- 入手有計步功能的時尚手環
- 安排週末溫泉之旅放鬆肌肉
蕭醫師特別提醒:「獎勵要當月就能實現,別設定半年後才兌現的目標,就像我們不會用『孩子考上大學』來鼓勵自己每天做家事呀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