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歲退休不是夢!他用「這個思維」打造6間房產
重點整理:有錢不是運氣好,而是「習慣」養出來的!
最近在PTT理財版超夯的熱門話題:「為什麼有人50歲就能退休,有人做到死還在付房貸?」 關鍵差別其實藏在日常習慣裡。美國理財專家湯姆・柯利追蹤233位富豪後發現,致富根本不是靠暴衝,而是像爬樓梯一樣慢慢累積。
▍窮忙族vs.有錢人的殘酷對比
歐尼爾夫妻案例(成功組)
- 月存40%薪水:硬是把律師收入切一大塊做投資
- 專攻「會下金蛋」的目標:
- 小孩教育基金用「定期定額」養大
- 自住房用「本金還款法」加速清償
- 投資組合包含股票+基金+3間收租套房
- 結果:55歲每月被動收入23萬,直接退休
維柏林夫妻案例(失敗組)
- 薪水全砸在這些地方:
- 💍 2克拉鑽戒(分期36期)
- 🏖️ 每年兩次歐洲豪華旅行
- 🛥️ 貸款買遊艇(維護費比房租還貴)
- 致命傷:完全靠公司退休金,結果遇上裁員…
▍好目標vs壞目標的5個判別標準
用這個表格秒懂怎麼選:
特徵 | 好目標 | 壞目標 |
---|---|---|
時間軸 | 5年以上規劃 | 當下就要爽 |
回報類型 | 持續性收入 | 一次性消費 |
執行成本 | 前期辛苦後期輕鬆 | 永遠在付分期 |
風險控管 | 分散投資+備用金 | 孤注一擲 |
心態影響 | 越做越有成就感 | 買完就空虛 |
✨ 好目標實戰教學
- 房貸加速還款法:
- 選「本金平均攤還」比本息省利息
- 獎金直接衝還款,30年房貸變15年
- 子女教育金神操作:
- 用「零存整付」綁定薪水入帳日
- 搭配美元儲蓄險抗通膨
- 被動收入組合拳:
- 第1間房收租抵管理費
- 第2間房貸款用租金cover
- 第3間以後才是淨賺
💣 地雷目標清單(快檢查你中了幾個)
- 最新款iPhone每換必追
- 周年慶囤兩年份化妝品
- 車貸超過薪水的1/3
- 辦健身年卡卻只去三次
- 跟風買NFT/虛擬貨幣
▍專家私房心法:3個轉念技巧
1. 延遲滿足訓練
- 把想買的東西寫在「冷靜清單」,放兩週再決定
- 存到目標金額就獎勵自己「體驗型消費」(例如按摩)
2. 收入分配黃金比例
- 30%投資(股票+房地產+基金)
- 20%緊急預備金(存到6個月生活費為止)
- 50%生活開銷(包含房貸)
3. 用「複利計算機」打雞血
- 每月存2萬,年報酬5%,25年後竟滾出1,158萬!
- 算完直接戒掉手搖杯和超商拿鐵
▍真人實測:小資女5年存出頭期款
台北上班族艾莉絲的作法:
- 每天帶便當,年省7萬2
- 用二手平台賣掉3年沒穿的衣服,回收5萬
- 轉職到可遠端的公司,省下通勤費+外食費
- 副業接案收入全數投入美股ETF
- 成果:5年存到信義區套房頭期款
關鍵句筆記:「富人買資產,窮人買負債,中產階級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」——這是《富爸爸窮爸爸》最經典的提醒,買房前先問自己:這間房是會幫我賺錢,還是吃掉我的現金流?
▍退休規劃必懂3數字
- 4%法則:退休後每年花費不超過總資產的4%
- FIRE數字:年支出×25=財富自由門檻
- 333原則:1/3保守理財+1/3穩健投資+1/3高風險配置
最後提醒:別等有錢才開始,月收3萬就要練這些習慣。從今天開始,把每筆消費都當成投資選擇,你會發現——原來變有錢真的是一種可以練習的技能!